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11日开幕。中华读书报先期获取了各家出版社的新书信息,从中遴选了人文社科、文学、童书、科学、财经等类图书共约百种推荐给大家。下面为人文社科新书50种。
《陈平原文集》,陈平原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1月第一版,3980.00元
作为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的学人,陈平原教授的研究展现出了一种广开风气的博雅视野。他由现代文学研究起步,关注作家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在九十年代转向学术史研究,从学人精神到学科体制再到述学文体;之后关于文化史、教育史的研究,更体现出了一种不断开辟新领域,在多元视野中拓展学科疆域的努力。近日,商务印书馆整体出版《陈平原文集》,汇集陈平原学术著作与文化随笔共24卷44种。
《重写秦汉史:出土文献的视野》,陈侃理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0月第一版,158.00元
20世纪初以来,秦汉时期简帛及其他出土文献资料持续大量涌现,为秦汉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材料,刺激形成新课题。本书梳理该领域的主要出土资料和研究进展,归纳核心问题,阐发最新研究见解,力求揭示利用出土文献资料已在秦汉史研究的各领域中取得何种新认识,可以提出哪些新问题,开辟哪些新领域,旨在促使秦汉史研究扭转碎片化的趋势,为未来的研究设立更高的起点和提供更广阔视野。
《侯仁之手稿笔记 燕京大学期间手稿笔记》,侯馥兴、唐晓峰编,文津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3600.00元(全六卷)
本项目为系列丛书,本卷选编了侯仁之1932年-1952年在燕京大学期间的档案资料,这段时期是侯仁之求学及投身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困顿危亡的时期,侯仁之是如何在苦难之中明志立身,以历史地理研究为出发点,立志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力量的。卷中的档案资料真实真切地展现了这一历程。同时,侯仁之先生书写工整的手稿,也是老一代学者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的见证。
《自由英国的奇异死亡》,[英]乔治·丹杰菲尔德著,邹佳茹、林国荣译,华夏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69.00元
本书聚焦于一战前1910到1914年的英国,当时自由党是英国的执政党,也是最强大的党派。但面对国内风起云涌的三大危机(爱尔兰自治运动、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和工会运动),由于阿斯奎斯领导的自由党政府应对不力,导致自由党急剧衰落。作者原为记者,运用小说笔法叙述历史,刻画的历史人物性格鲜明,对三大运动的发展描写充满画面感,对自由党衰落原因的分析极具深度,使得本书成为一部名著。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陈志强总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10月第一版,998.00元
四卷本《拜占庭帝国大通史》由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领衔主编,集结了我国三代从事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潜心打磨,以拜占庭“帝国”为主要对象,从阐述各种权力集于一身的皇帝及其王朝,进而从不同角度详述帝国发展历史,用拜占庭帝王“本纪”贯通拜占庭社会和文化生活,全景式展现了拜占庭一千多年的辉煌文明。该书是我国半个世纪以来拜占庭学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总结之作,是目前中文学界第一部信息量全面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拜占庭帝国史。
《蒂卡尔之王:玛雅古城的统治者》,[加拿大] 彼得·哈里森著,张依欣、陈明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72.00元
玛雅文明涌现了若干个取得灿烂文化成就的城邦,其中位于危地马拉北部最早最大的神殿遗迹的蒂卡尔,坐落于原始森林中,如今已成为参观量最大的玛雅遗迹。作者凭借数十年的发掘经验和研究经历,生动描述了蒂卡尔的动荡历史。全书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还兼顾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一本了解玛雅城邦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印度汉学史》,尹锡南著,大象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120.00元
《印度汉学史》主要梳理了20世纪上半叶以来印度学者的汉学研究发展史,涉及印度学者对中国语言、哲学、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研究。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印度的汉学研究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考察。
《长安道上:缤纷的唐人世界》,董乃斌著,凤凰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68.00元
为什么“唐”会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为什么唐朝会出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安史之乱到底对唐朝有哪些影响?……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唐人,关于唐朝,还有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我们“解锁”。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解答上述问题的唐代文史“百科全书”。它融通文史,对唐代的政治、经济、教育、科举、宗教、文学、艺术以及城市、园林、民俗文化乃至各色人物生活,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揭示了唐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寻找马吉影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编,陈旻著,译林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78.00元
本书为江苏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书中详细记录了马吉影片回归南京全过程,并以鲜活而深刻的笔触铺陈南京大屠杀史料细节,将日军暴行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记录下几代爱国人士的奋斗与奉献,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文穿插大量插图,直观还原马吉拍摄的现场画面以及追索南京大屠杀证据的宝贵瞬间,触目伤情,字字泣血。以史为鉴,珍惜和平,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
《史无记载 考古发现的中国史》,李琳之著,研究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 89.00元
考古是一门神秘而又深奥的学问,而《史无记载 考古发现的中国史》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尘封在黄土之下的秘密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亲身遇见古人的生活、听见他们的笑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作者通过对一个个考古史料细致入微的解读,讲述了以往对历史知识认知上的偏差,从考古的视角让读者对中国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宋杰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96.00元
本书为军事地理学者宋杰代表作之一,深度呈现了两魏周齐争霸中的“河东地理枢纽”。作者梳理了秦汉魏晋时期河东政区的演变,并以河东的军事争夺为重心,梳理了北朝后期东西对抗的战争历程。两魏周齐政权隔黄河对峙,河东正是双方施展韬略的中心舞台,对宇文氏和高氏来说,河东的归属和在军事上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两个政权的命运。本书即是从“河东视角”了解北朝后期历史的一部佳作。
《辉煌中轴》,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编,科学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588.00元
北京中轴线汇集了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2023年3月28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和首都博物馆承办的“辉煌中轴”展览正式开展。本书收录了来自全国17家文博单位的53组(件)文物,以“物”证史,揭示北京中轴线礼乐交融、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从北京中轴线视角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对北京中轴线的思想源流、历史发展、公众化进程和保护工作等进行了系统阐释,展现古都北京中轴线的壮美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红色记忆: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红色文献精粹》,钱运春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98.00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珍藏着大量珍贵的红色文献,本书选择馆藏一百余种代表性的“红色文献”,介绍其背景和价值,具体包括:原版马恩列斯经典著作;马恩列斯经典著作的中译本;中国共产党马克思理论家的著作;红色文学著作;红色经济学著作;与上海解放、建设有关的文献(1949—1956);红色刊物的创刊号。该书对馆藏红色文献进行专项调查、系统研究,以便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和利用好红色资源。
《曹操:冲出危局的清醒者》,韩昇著,中华书局2023年11月第一版,58.00元
曹操是奸雄还是能臣?为什么在危机四伏之中,他总是能破局而出?复旦大学韩昇教授多年深耕曹操研究,以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多学科视野,透视曹操的成长经历,聚焦曹操生平最重要的两场战争——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呈现出真实而丰满的“清醒”政治家曹操的形象。附录除曹操大事略表外,还配有作者精心选录和导读的曹操诗文,既对正文语境构成补充,又展现出曹操在政治家、军事家身份以外,作为大文学家的风采。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修订版),罗志田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12月第一版,139.00元
内政与外交的互联互动,是民初政治的一大时代特征。而本书题眼“民族主义”,正是各方争夺实际利益时,常诉诸的所谓理念和民声。这既是当时政治运作的一个特色,也提示出外国在华存在的实质影响。本书是罗志田教授关于近代中国政治史的一部力作,详论了北洋时期政局的动荡更迭与隐伏其间的民族主义思潮,既有风云跌宕的大格局,也写到了个体在大时代中的思想激荡。本次修订,增添文章若干篇,多涉及北伐前后的政治外交,使修订版更侧重于常规意义的政治史,也更贴近“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这一主题。
《张居正讲评〈诗经〉(新一版)》,陈生玺等译解,上海辞书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128.00元
《诗经》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著作。本书原名《诗经直解》,是明朝著名政治家、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给皇帝讲解《诗经》的讲章。张居正不仅在朱熹《诗集传》的基础上,对《诗经》进行逐句串讲,还从经典原文引申到现实政治,对皇帝进行统治术的教育。全书以明代白话文写成,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很好的国学入门读本。整理者对原文和张居正讲评部分进行新式标点,并补充了注释、译文、简评,以便传统文化爱好者使用。
《术语的解读:小说戏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谭帆著,凤凰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128.00元
本书收录谭帆教授有关小说戏曲术语研究的文章凡二十篇,基本囊括了他对于术语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对具体术语的考释成果,大致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有关小说文体术语研究的理论文章,二是有关小说戏曲学科或相关研究领域的术语考释文章,三是有关小说文体术语的考释文章,四是有关戏曲理论范畴的考释文章,五是对金圣叹及《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相关术语的考释文章。“术语的解读”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当下古代文学研究中已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可谓方兴未艾,还有很大的学术增长空间。
《中国古代天命与青铜器》,[日]小南一郎著,杨振红、尚宇昌译,华夏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49.00元
西周政治文化曾作为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典范,为后世所景仰、追随。那么,西周政治文化的特质是什么?本书作者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小南一郎,利用西周时代的第一手资料——青铜器铭文,对西周王朝的国家体制及其理念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析。全书以禹之九鼎传说开篇,通过青铜器的使用、保管与天帝、神灵、氏族、祖先、领土等关系角度,探讨西周国家体制的形成原理。作者认为,所谓天命,不仅指天神指定王朝统治者治理天下,还包括将天命层层分割给诸侯卿大夫士,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统治结构。而维系西周王朝统治的命、德、孝等观念,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
《黄宗智对话周黎安:实践社会科学》,黄宗智、周黎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89.00元
本书收录黄宗智、周黎安有关中国研究的代表作15篇,囊括了两位顶级学者的重要经验发现和理论概括,他们各自围绕国家治理、国家能力等议题,在西方理论的“话语丛林”中穿梭往来,既与之对话,又面向实际,试图还中国一个本来的面目。他们的对话并非一问一答,也不是直接对应,而是在各自独立的探索中遥相呼应、相映成趣,其中不乏争论碰撞。两位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有志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
《四海为家:阿马蒂亚·森回忆录》,[印度]阿马蒂亚·森著,刘建、张海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2月第一版,138.00 元
该书由阿马蒂亚·森历时十年撰写而成,这不是一部简单的生活回忆录,而是一部学术成长史,追溯了作者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思想发展、治学经历以及在学术界脱颖而出的内情。该书从 1933年森出生时讲起,一直到他1963 年离开剑桥大学前往哈佛大学执教,开启下一段辉煌的学术生涯。全书既展示了一个学术大家是如何炼成的,又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以及森对不少重要学术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真知灼见,是一部难得的现代学术发展见闻录。
《不婚社会:日本婚姻的未来走向》,[日]山田昌弘著,韩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月第一版,49.00元
《不婚社会》是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的新近力作,关注现代人的“结婚难”困境。婚姻对现在的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从“想结婚就能结婚”变成“结婚难”?个体困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结构性问题?社会和个人应该如何应对?未来会不会变成欧美那种“不婚社会”?作者基于扎实的数据和案例研究,揭示结婚难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对婚姻、家庭、生育、性别、情感心理等问题加以系统性论述。并针对目前的问题与困境,从家庭社会学的视角提出应对之策,预测婚姻的未来走向。
《我们遗忘的一切:重走父亲逃亡之路》, [德]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著,王毅民译,新星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58.00元
1945年1月,德军从波兰撤退,造成大量难民儿童。作者即难民儿童的后代。75年后的同一时间,父亲病危,女儿重新踏上他们当年的逃亡之路……这是一部家族离散史,也是一曲民族心灵悲歌。全书以西里西亚,这个三国交界的三角地带为中心,结合作者家人的经历、重走的沿途见闻,及亲历者的口述,历史的追踪与当下的记述、旅行与纪史结合,动人地重现了德—波—俄关系的矛盾与断层,用双脚重新丈量的方式提供了进入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东干语词典》,林涛主编,莫超、杨同军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298.00元
东干语是中亚东干族使用的语言,来源于我国清代晚期西北方言,和中原官话有着一脉相承的共源关系,既是汉语西北方言的域外变体,又是回族社群的社会变体,兼具汉语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双重特点。《东干语词典》收录东干语词语、短语、俗语等约15000条,分为38类编排,收词宏富,分类科学,内容丰赡,体例完备,体现了东干语及其承载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堪称中亚东干族社会生活和文化风俗的百科全书。
《追寻透明》,[德]延斯·伊沃·恩格尔斯著, 黄行洲、李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份第一版,98.00元
一直以来,洗钱、贿赂、腐败主要与世界上最贫穷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1981年,《明镜周刊》首次报道了联邦德国首都波恩的政治家涉嫌贪腐,并把德国和政治体制腐败、不能与时俱进、工作效率低下的弱国联系了起来。在“透明国际”2018年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德国也仅排在第11位。那么,德国是一个腐败的国家吗?它究竟有多腐败?在了解德国关于腐败的辩论之外,本书还让我们一窥德国统一之后社会转型的独特历程。
《女性的觉醒》,云上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4年1月第一版,45.00元
本书作者是儿童创新教育的实践者,她创办了花学园幼儿教育、云开学校(中小学教育),在从事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她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在家长身上,其中,母亲的焦虑和无所适从是最大的问题。于是她开始探索女性终身学习成长的路径。本书是她历经数年的亲身学习与实践,针对当今知识女性面临的现实与心灵困境提出的一套女性成长方案。
《演变:西方政治的新现实》,包刚升著,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2月第一版,88.00元
作者在本书中对“西方社会将何去何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西方国家会在很大程度上向政治现实主义转向。西方的自由主义原则需要与政治现实主义联姻,才能保卫西方社会。不应再以过分道德主义、理想主义的视角去应对今日西方世界的政治分歧与政治冲突。面对当下困境,欧美国家唯一的选择是在这样的格局中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和现实主义的策略,直面现实。
《在道德与现实之间:埃德蒙·伯克思想研究》,丁毅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80.00元
作为英美保守主义的奠基者,针对埃德蒙·伯克评价的争议往往来自于他一生中“多变”的政治态度。本书则试图以数个标志性事件为节点,揭示其政治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从早年开始,道德与现实的关系便成为了伯克关心的主题。他相信:长期的稳固统治离不开良善的治理,良善的治理亦无法脱离对本地习俗和伦理关系的认可。这成为伯克在政治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他支持美洲革命,认为这维护了英国的自由传统;他反对法国革命,认为这破坏法国的习俗基础。然而,道德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使得伯克思想意图实现的一致性充满局限性,他被迫在二者之间反复权衡,陷入难以避免的矛盾之中……
《中国金融制度与体系》,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83.00元
本书在全面梳理中国金融制度和体系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中国金融制度和体系的发展现状。全书分为管理篇、经营篇、基础篇三个部分,共包含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金融对外开放等九章,内容丰富全面,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专业性和普及性,不仅是保险从业人员学习的基础教材,也是金融、经济从业人员、各类科研院所、高校及社会各界全面了解中国金融制度体系全貌的重要工具。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杨素秋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58.00元
“译文纪实”书系继2023年推出原创作品《最好朝南》之后,今年还重点推出了《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一原创纪实新作。这部作品忠实记录了青年学者杨素秋从无到有,建立一座“理想图书馆”的故事。作者杨素秋是陕西科技大学的文学副教授,她在西安碑林区挂职期间主持了碑林区的图书馆建设工作。面对时间短、人手少、预算紧等复杂的现实环境,她用“一介书生”的天真和“置身事内”的执着守住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图书馆”。该事件获得央视《新闻周刊》、腾讯谷雨工作室的关注和报道,作者被誉为“公共选书人”。
《无地可依——后工业时代芝加哥的家庭与阶级》[美]克里斯蒂娜 · J. 沃利著,张伊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月第一版,68.00元
1980 年,14 岁的克里斯蒂娜·J. 沃利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所在的芝加哥东南部的钢铁厂突然倒闭,接下来的几年里,近十万名附近的居民也将失去工作。30 年后,沃利成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她在《无地可依》中以人类学视角审视自己的家庭和整个美国蓝领阶层的命运,结合个人叙事和家庭照片,对“去工业化”的社会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评估。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努力奋斗和自己向上流动的故事,沃利揭示了在复杂的紧张关系之中美国工业衰退的社会景观。在其精辟的分析中,每个读者都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什么向上流动从集体性转向个人化,以及哪些政策错误导致了这种困境。
《汪晖对话集》(全二册),汪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148.00元
七场跨领域演讲、十七次专访、十九场深度谈话,构成了这本对话集。其中涉及汪晖教授对多重空间中的运动、文明及其跨体系性、现代中国的历史位置、新文化的政治、艺术作为反媒体的媒体等当代思想文化关键问题的思考。本书不仅呈现了各国学者间的思想碰撞,更是一份对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等跨领域互动的精彩记录。本书通过对话的形式,重构了21世纪之初的世界与思想图景,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和世界的全新角度。
《四书通识》,郭齐勇著,中华书局2024年1月第一版,65.00元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主要源泉。然而关于四书内容以及四书形成的缘由,为什么朱熹以后四书能享受如此尊荣,甚至于地位不亚于五经,这些问题非深入其中、精研有得者,不足以解答。本书是当代著名儒学研究专家郭齐勇多年来讲解和研究四书的结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四书的合适门径,对四书的内容体系有完整而有机的认知,从而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古今中外论人性及其善恶:以孟子为中心》(全三卷),方朝晖、简佳星、闫林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398.00元
孟子2300多年前提出的性善论思想,不仅对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学界也引发了广泛争论。本书试图全面总结古今中外两千多年来关于孟子人性论的研究成果,收录中国古代文献70家,东亚及南亚文献(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48家,欧美各国(英、美、德、法、意等)文献29家,民国至当代中国学者(包括台、港、澳地区)29家,约计140万字,希望能全面反映古今中外围绕孟子性善论所提出的有关人性善恶的重要资料,为有志于人性论研究的学者提供文献津梁和思想空间,深化和丰富对孟子性善论乃至人性论思想的认识与研究。
《马克思:技术思想家——从人的异化到征服世界》,[法]科斯塔斯·阿克塞洛斯著,张福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118.00元
马克思的思想超越时代,但直接阅读马克思的著作、领悟马克思的思想往往具有一定的门槛,而阅读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著作则不失为接近这位伟人、进入其哲学殿堂的有效途径。本书旨在发掘和触及马克思思想的中心,发现贯穿其所有作品的思想脉络。此外,本书也是阿克塞洛斯建构自己原创性哲学思想的起点。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感受两位哲学家的思想成长轨迹,与他们进行深层次对话。
《人命如何定价?美国社会衡量生命价值的迷思与不公》,[美]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 著,方宇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69.00元
在现代人的理念中“人命无价”,但在现实的社会里,人们不得不承认“人命有价”。从与日常息息相关的保险费、生儿育女到法规制定,甚至是恐怖攻击的赔偿金,人们都有一个价格。一条命到底值多少钱?它该如何计算?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学模型可以做到公平对待每一条命?……这些问题看似残忍但却相当现实,让人避无可避。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家、卫生经济学家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深入美国社会各层面的人命定价案例,探析普通民众如何被政府、经济学家、法律、企业、医疗体系、保险公司等定下价格,并反思人命价格标签背后的逻辑缺陷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公问题。
《岁月的力量》,[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黄荭、罗国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98.00元
继《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之后,波伏瓦的回忆录第二部《岁月的力量》也已出版。这本书记录了波伏瓦1929年至1945年的经历,讲述其毕业后在鲁昂、马赛等地的执教生涯、开始尝试写作、结交群星璀璨的欧洲文艺界知识界人士等“决定性时刻”。这段时期对波伏瓦来说至关重要,她从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变成了“介入作家”。波伏瓦的回忆录是她不平凡人生的最完备记录,又是她人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写照。
《列宁和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比较研究——关于未来社会实现理论》,舒新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68.00元
该著是“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丛书”之一,对列宁和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的未来社会实现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列宁在20世纪初开拓了以俄国革命首先胜利为引领的未来社会实现路径,彰显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列宁和以卡尔·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中派主义的理论分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由原生态向民族化流变中的裂变,这一裂变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人不相胜:庄子内篇的文本、结构与思想》,陈赟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98.00元
本书是作者长期教学《庄子》的总结之作,洵为研读《庄子》的踏实导引。书中体例正如副标题“庄子内篇的文本、结构与思想”所示,每篇基本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题解,总括该篇大意,提示要注意的问题;其次按《庄子》行文脉络分章,章解句释,甄别故训;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将内七篇视为网状的意义结构,力图疏通其思想脉络,并在一定程度上敞开内在于《庄子》的精神世界。
《事实与虚构:论边界》,[法]弗朗索瓦丝· 拉沃卡著,曹丹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128.00元
本书为半个世纪以来虚构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资料收集极其丰富,既表明了作者意图构建一门新学科的主张——以虚构为研究对象,向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放,亦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虚构研究的总结,旨在更好地理解虚构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书在讲“虚构”,却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捍卫,呈现人类对了解“真实”的努力。毕竟,虚构本质上的慷慨是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一种补偿。
《赵敦华著作集》,赵敦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588.00元
《赵敦华著作集》收录了学者赵敦华教授的六部著作,分别是《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对话》《西方哲学经典十五讲》《当代英美哲学十五讲》《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西方人学观念史》《人性与伦理》。这六本书出版于2007年之前的著作结集再版,是对其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书中有诸多创新思想,基于“大哲学”的概念,试图打破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人为建立起来的藩篱,把哲学和现代知识、道德和艺术尽可能广泛与完满地结合起来,用达尔文进化论去挽救道德伦理危机,开创性地对西方人学思想的历史以及人性与伦理的关系做了探索性研究。
《文字奇功:梁启超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黄克武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89.00元
本书为一部研究梁启超与近现代中西思想文化之关系的学术著作,全面梳理其一生中学术思想的流变过程、研究进路,展现了其丰富而深刻的学术探索和精神世界。作者以梁启超为研究对象,对其阳明学、墨子学、西方哲学、中国史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做深入分析,并聚焦于其学术研究对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旨在以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来呈现清末民初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过程。此外,作者还阐释了梁启超如何以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来解析各种议题,并以中西比较的方法探索中国的独特性,建立新的学术典范,并最后归结到“新民”“新国”与“铸造国魂”的现实关怀。
《蘑菇猎人:北美野生蘑菇的地下世界》,[美]兰登·库克著,周彬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11月第一版,68.00元
在北美,野生蘑菇采摘和贸易是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庞大产业。野生蘑菇如何通过一条隐形的食物链从山野森林最终被呈现于精美的餐桌之上?作者库克在书中讲述了蘑菇猎人的传奇经历,他跟随蘑菇猎人走遍北美野生蘑菇采摘地点,探访知名的自然美食餐厅,从西雅图到育空,从加利福尼亚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书中,作者打破神秘的行业壁垒,揭秘蘑菇猎人这一混乱的、隐蔽的、流动的亚文化群体,带领读者一窥野生蘑菇贸易的地下世界。
《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发展》,中西书局组编,中西书局2024年1月第一版,128.00元
为推动中国语言文字学科的不断发展,中西书局约请朱晓农、麦耘、黄德宽、李宇明、张涌泉、孔江平、汪维辉、刘丹青、吴福祥、陈忠敏、黄成龙、陈剑、韩小荆、景盛轩、梁春胜、史文磊、黄阳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就整个学科或具体领域进行历史回顾、现状评述,特别是展望该学科未来发展,以期展示现代语言文字学科的科学化追求和求真务实的学科品质。
《外国教育通史》(全二十一卷),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4988.00元
丛书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运用目前收集到的最新史料,系统翔实地阐释了原始社会至21世纪初外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刻揭示了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教育的社会性关联及其作用机制,集中诠释了外国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并以史为鉴,烛照未来,总结外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关教训,展望外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趋势,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破晓 : 中国学校十年进化史》,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组委会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185.00元(全2册)
本书以“破晓——中国学校十年进化史”为主题,按照八个维度系统呈现十年来中国教育和学校的转型进化之路。以“目标的进化:以价值为罗盘 ”“学习的进化: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的进化:以素养为导向”“技术的进化:以数智为抓手”等八大章节,通过记录教育创新与学校进化的时代行动图,为下一个中国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的十年,为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探索更高水平育人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实践智慧和行动支撑。
《艺术与文明:西方美术史讲稿Ⅲ(十八世纪后期—十九世纪艺术)》,范景中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168.00元
本书为范景中《艺术与文明》三部曲收官之作,讲述风云变幻、流派纷呈的19世纪前后时段的西方艺术,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涵盖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了解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学院走向自由的精彩历程。作者摒弃当下流行的各种崭新术语,以沃尔夫林的五对概念和贡布里希“自然—秩序的协调”的理论为出发点,深度阐释艺术这一独特的人类视觉创造成果,涉及历史、宗教、建筑、科技、哲学等多个不同领域,并且处处体现东方的审美与哲思。
《园冶》,[明]计成撰,苏州大学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180.00元
《园冶》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全面系统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的著作,从选址、规划与设计建筑物、叠山理水、铺装地面、选择石材和借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造园的各环节都做了深入具体的总结和阐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人造园的智慧和艺术追求。书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观点,深得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之精髓。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轻松趣味聊中国画》,罗翔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108.00元
本书试图打破大家对中国画的固有印象,以轻松的语言、有趣的视角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中国画。第一章为含意奇特的图像,列举了中国画中的一些具有奇特内涵的作品。第二章为大师们的小幽默。第三章中读者会与中国画中的动物们相遇。在第四章中会看到这些有鲜活个性的画家。中国画的造假手段也层出不穷,甚至有些大画家亲自参与造假,这部分的故事将在第六章呈现。最后一章,读者将会看到中国画线条和颜色中包含的小趣味。
《香与诗》,陈才智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一版,96.00元
中国香道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本书通过对唐宋元明清中别具艺术品味的咏香诗词的解读,探寻古诗词中的香文化:香芳、香艺、香道、香品、香芬、香馨、香韵,体悟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的古人智慧与人文精神,使其成为滋润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心灵的源头活水。
《历代名画记》(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尚莲霞、尚荣译注,中华书局2023年12月第一版,52.00元
唐代书画家兼鉴赏家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是一部比较完备研究画史的论著,具有贯通古今的绘画通史性质,同时也阐发作者的观点和褒贬意见,具有史学家客观公正的学术意识,被后世学者称为“画史之有是书,犹之正史之有《史记》”。纵观全书,《历代名画记》几乎涵盖了古代绘画艺术在当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叙源流、论技法、谈师承关系的渊源、书画收藏装裱的知识、记录各地寺观壁画、著录历代的珍图秘画等等,还有采用夹叙夹议的评论方式介绍各时期画家的经历、风格及其作品,既有引用前人评论,又融合个人独到的见解,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更加丰富、立体的艺术发展图景。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南京图书馆】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kub2b.com/news/286.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 http://changmeillh.kub2b.com/ , 查看更多